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时间:2024-06-01 10:30:40 教师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

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1

  进一步提高学生预防校园欺凌事件能力,杜绝校园恶性暴力事件的发生,我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校园欺凌事件加以防范,加大校园及周边区域欺凌事件的防范力度,多措并举保师生安全。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防范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导精神。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落实,使每一个教师、同学在脑子中都紧绷安全意识这根弦。我校高度重视,将安全防范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议程。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强调了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和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禁止外来人员入校等制度。通过会议的传达,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事件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会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教育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应对欺凌事件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建立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确保防范工作开展得顺利有序。

  三、加强安全保卫

  实行24小时值班制学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对外来人员进出校园实行严格登记制度;上课期间,学校大门一律落锁,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必须出具班主任的批条;有家长来校找学生,一律登记并检查他在没有携带暴力器具及危险品的`情况下,方可进入校园;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杂人员一律不许进入校园;任何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发生有人强行进入的情况,校门值班人员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

  四、加强教育,强化学生自护意识。

  学校教育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各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各班级要配齐安全班委、安全信息员,定期向学校反映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隐患,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将校园暴力扼杀在萌芽之中。

  我们相信,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心合力,我们的校园定会成为孩子们的乐土!

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2

  通过对xx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xx市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仍然是比较常见的校园现象,而它的产生也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学生自身、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

  一、家庭因素

  1、部分家长素质不高和陈旧的教育传观念。

  部分家长只认识到自身肩负养育孩子的责任,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全在于学校,在家期间陪伴孩子时间短暂甚至放任自流。

  2、家庭贫富加剧。

  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出于对味觉和视觉的过度追求,会做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而另外一小部分家庭贫困生易滋生不满情绪。

  3、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都是欺凌、甚至是暴力的温床。大量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关系紧张、单亲家庭、与子女缺乏交流、对子女缺乏管教等消极的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心理和行为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因素

  1、轻德育重智育。

  学校忽视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塑造。大部分学校取消了与考试无关的各种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甚至于法律规定的双休日也要腾出一天用来集体补课,让学生沉溺在无休止的题目和考试中,造成身心疲惫,产生情绪。

  2、法制教育缺失,文化营养失衡。

  从家长的问卷填写来看,多数家长认为学校开展的法制教育没有取得应有效果。

  3、教师对学生关系和问题的错误处理。

  三、社会因素

  1、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接触网络暴力、色情越来越便捷,甚至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浏览许多不良信息。这对于思想还未发展,处于懵懂时期的青少年是十分大的冲击。

  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的青少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一部分青少年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敬畏,灵魂没有寄托之所。

  3、我国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

  关于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散见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其中有些法律法规既不具体,又存在法律空白,对在校学生人身伤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处理标准均没有涉及。

  四、自身因素

  1、性格弱点,导致被欺凌。

  2、心理不健全,导致欺凌现象的恶性循环。

  3、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校园欺凌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教育活动总结11-03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总结07-16

小学校园欺凌自查报告范文03-16

小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自查报告范文07-01

书香校园活动工作总结07-30

学校举行校园活动的工作总结08-12

校园保安个人工作总结05-08

校园读书活动工作总结01-12

校园保安个人工作总结05-24

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