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集合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工作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1
计算机教学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二十一世纪建设的需要。
为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且学有所用,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共三册,本学期学习第一册(上),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计算机乐园;第二单元:计算机绘画;第三单元:与键盘握握手。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已有所了解,键盘输入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操作计算机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和键盘输入水平。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金山画王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四、教学措施: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五、教学进度:(略)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我校实际。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发挥我校专业特长,为我县再就业人员开展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通过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要领和打字基础知识,懂得一般公文的处理。并通过培训考核鉴定合格后取得计算机操作员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心,为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本县失业人员。
三、申报条件申报条件申报条件申报条件: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并持失业证者、农民工手册均可报名参加。
四、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培训方式及培训时间1、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培训时间:每期30天。3、培训单位: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4、培训地点: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五、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培训教材、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1、培训资料取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写的培训教材。2、课程设置、任课教师及教学计划大纲。3、结合我校实际,也为了更好地解决工学矛盾问题,本次培训班采取以晚上集中授课为主的方法。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3
计算机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小学计算机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意识,适应21世纪建设的需要。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利用计算机知识,特制定本学期计算机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一些形式的信息。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一致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够利用通信从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进行直接自主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要负责任的使用,学会用电脑处理文字和图形的技巧,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和责任感。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学习中文输入,了解常用的中文输入法,至少掌握一种中文输入法,尤其是正确的标点符号等常用符号。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习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和加工。
4.加强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加强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是人们处理信息的“工具”。
使学生掌握用拼音输入汉语、词组、标点符号、句子的方法;为了加深我们对汉语拼音的理解,我们可以使用拼音输入法来组装和扩展单词,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要求学生熟悉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浓厚的兴趣。
对信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用途和重要性的初步理解。对组成计算机的几个主要部件的初步了解。建立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准确的操作姿势和操作电脑的良好习惯
通过将“word”软件应用于文档处理,学生可以感受到计算机提供的文档处理工具对文档格式的处理。通过“我是小编辑”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文本处理操作,了解文本排列中一些格式(如段落、首行缩进、行距等)的处理效果。)上的信息表达,学会编辑简单的文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熟悉,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四、教学措施: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在情感上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操作。
用简单易学的例子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可以从完成教学过程中一个详细的“任务”开始,提出问题或目标,让学生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模块,整本书可以分为几个大任务,每个任务可以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每个教学任务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任务。
在机房使用计算机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演示和te
课堂上穿插游戏、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室的主体给了学生。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很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科基本内容
本学科本学期的内容是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了解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学会录入数据,会对工作表、单元格进行编辑,会对工作表进行格式化处理,会对工作表进行复制、删除、重命名、排序操作,本教学内容有趣、实用,但逻辑性强,要求学员一定要打好基础,扎扎实实地深入学习。
二、学科培养要求
通过学习培养学员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员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1、“双基”目标
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学会单元格信息的录入,学会对工作表中数据的编辑,学会设置工作表的格式,会对单元格进行合并和折分,会对工作表进行删除、复制、移动、更名等操作,会使用剪贴画、艺术字来美化表格,会使用函数处理数据。培养学生利用电子表格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情意目标:
培养学员的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员电子表格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施设备要求
硬件要求:微机室、投影机、幕布
软件要求:Excel20xx、电子教室
四、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学员制订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员学有所思,思有所指,让学生通过一个一个的任务,从成功走向成功,使他们享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小组协作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的教学内容,采用个人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设置情境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设置,通过设置合理、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成功地完成学习内容。
4、学以致用法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在学习中多给学员设置一些与应用相关的任务,通过实用、有趣的任务,让学生感到学习重要性,感受成功的同时,有时也能感觉到不足,从而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动力,通过用,提高学员的适应能力,为工作、再就业提供良好的基础。
教学具体措施及辅助活动
1、利用多媒体系统、多媒体素材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自主先择一个主题,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五、课时要求:
本学期电子表格制作演示文稿,共安排了200学时。
六、学分要求:共15分
七、教学进度表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 篇5
本学期我任教11级护理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这是一学期的教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 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
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实践;
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教学安排及教学考核方法:
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15周,约计授课9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0学时,实践50学时。 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占该课程的70%,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占该课程的30%。学生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的发展和系统组成
2、汉字输入法
3、数制和字符编码
4、多媒体初步技术
5、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点。
2.掌握数制及其转换,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单位,了解计算机的编码。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作用。
4.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5.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分类、防治,了解杀毒的常用软件。
第二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
1、认识操作系统
2、Windows窗口组成及基本操作
3、文件管理
4、文件与文件夹基本操作
5、Windows控制面板
6、Windows程序和附件
教学要求:
1、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查找和重命名等操作;
3、了解计算器、记事本、画图和多媒体应用程序
4、 掌握Windows系统中的屏幕显示设置、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
第三章 Word文字处理
教学内容:
Word认识窗口界面
设置Word文档基本格式及编辑长文档
Word表格处理
4、美化文档及图形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 Word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 Word 文档基本操作、编辑、格式化。
3、能熟练地应用 Word的表格功能进行表格的创建、编辑、调整、修饰、计算和排版。
4、能熟练地应用 Word图形功能,进行图形的插入和绘制,能熟练地插入艺术字。
5、能掌握 Word其它功能,如插入艺术字、页面设置、打印文档、使用公式编辑器
第四章 Excel电子表格
教学内容:
Excel的基本操作
编辑数据
格式化数据
格式化表格
数据计算
数据处理
创建数据图表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 Excel的基本操作。
2、学会建立与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方法。
3、能对工作表进行简单编辑、格式化。
4、能用Excel的公式与函数进行常用的运算。
5、了解数据库管理方法。
6、学会创建和编辑表格。
【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教学的工作计划12-10
教学个人教学工作计划11-27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02-29
教学处工作计划04-26
高中教学的工作计划12-15
有关教学的工作计划11-29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6-24
教学与教研工作计划11-01
小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0-19